人才培养
目前成员
- 梁思聪,2019(本科实习) 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。
- 王瑞晨,2019(本科实习) 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,从海洋研究院特批自筹名额招收。
- 朱静静(女),2021 - 现在(博士生),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本科。
- 黄腾,2021(本科实习)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。
- 刘成健,2022(本科实习)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。
- 王一诺(女),2023(本科实习) 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。
- 王思恺,2023(本科实习)- 现在(硕士生),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本科。
- 王剑芳(女),2010 - 现在,实验室管理员。负责实验室杂务。
课题组过去成员
博士毕业生
- 杨周剑云,2018-2023(本科开始实习到直博),论文:转子近场气动声源理论与计算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航天一院。
- 吴佳峰,2018-2022(华中科大本、港科大硕,博士),论文:湍流吸入螺旋桨发声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中船719所任工程师。
- 陈望桥,2014-2021 (北大本科实习到直博)。论文:气动声学超分辨成像关键实验技术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、北京市优秀毕业生。后任哈工程副教授。
- 马征宇,2014-2019(北航本科,直博)。论文:基于拓扑优化的流动中声学隐身。毕业去中电集团任无人机工程师。
- 于文君,2011-2017(北大本科实习到博士)。论文:航空发动机噪声测试技术。毕业任航发集团研究院研究工程师。
- 魏庆凯,2009-2015(北大本科实习到博士)。论文:先进阵列测试技术。校长奖学金。毕业任光启研究院博士后。后任某公司CTO。
- 刘欣(女),2012-2015(北大本科,从陈十一教授课题组转入,联合指导)。论文:航空发动机噪声建模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任空军某所参谋。
硕士毕业生
- 杨祖堤,2019-2022(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)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荣耀研究院任工程师。
- 姜汉博,2013-2017(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)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香港科技大学攻读航空航天方向博士。后任东方理工助理教授。
- 钟思阳,2010-2014(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)。香港科技大学博士。后任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。
- 白龙,2009-2013(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)。北京市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Bristol超声方向博士。后任华中科大副研究员。
- 徐驰,2010-2013(华中科大本科,考研硕士)。工业界工作。
- 季建朝,2009-2011(陆航本科,强军硕士,从段志生教授课题组转入)。毕业去陆军航空兵学院任讲师。
博士后和研究助理
- 2022-2024 秦登辉(西工大博士)。出站后任西工大教授。
- 2018-2019 隋丹 (Oxford博士)。后任西工大副研究员。
- 2016-2018 Alex Lau (Southampton博士)。后任港大助教。
- 2017-2018 Kenny Kwan (Oxford博士)。后任香港航空学校讲师。
- 2012-2014 艾德 (Southampton博士)。回英工作。
- 2012-2013 廖凯 (北航硕士)。成飞611所工程师。
- 2009-2011 伊戈 (Notre Dame博士)。出站后去哈工大继续博士后。
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直接毕业
- 2020 樊耀塬。从北大物院转入本课题组做毕业设计。
- 2018 崔旭杰。国防生,毕业直接工作。
- 2018 毕景会。国防生,毕业后在易车任算法工程师。
- 2014 翟唯钧。去巴黎矿业大学读硕。毕业后在百度任无人驾驶工程师。
- 2013 沈欢。中科院力学所高超方向直博。
- 2012 陈曦。留校攻读湍流方向直博。
- 2011 李渝哲。香港科技大学电子系攻读机器人方向博士学位。现任东北大学教授。
- 2011 赵荣奂。中航气动院627所攻读流体力学方向硕士。
- 2010 张超。香港大学攻读气动声学方向博士学位。
指导过的其它研究生:
- 2017-2018 何雨。硕士毕业在港科大继续攻读机器人方向博士。
- 2016-2018 彭博。硕士毕业在广州某高中任教。
- 2017-2018卜焕先。博士毕业在港科大继续博士后。现任西工大副研究员。
- 2021 苏亚鲁。部队联合培养博士生。
- 2022-2024 邵明宇。转入东方理工课题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