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培养
目前成员
- 梁思聪,2019(本科实习) 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。
- 王瑞晨,2019(本科实习) 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,从海洋研究院特批自筹名额招收。
- 朱静静(女),2021 - 现在(博士生),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本科。
- 黄腾,2021(本科实习)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。
- 刘成健,2022(本科实习)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。
- 王一诺(女),2023(本科实习) - 现在(博士生),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本科。
- 王思恺,2023(本科实习)- 现在(硕士生),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本科。
- 王剑芳(女),2010 - 现在,实验室管理员。负责实验室杂务。
课题组过去成员
博士毕业生
- 杨周剑云,2018-2023(本科开始实习到直博),论文:转子近场气动声源理论与计算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航天一院任工程师。
- 吴佳峰,2018-2022(华中科大本、港科大硕,博士),论文:湍流吸入螺旋桨发声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中船719所任工程师。
- 陈望桥,2014-2021 (北大本科实习到直博)。论文:气动声学超分辨成像关键实验技术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、北京市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哈工程任副教授。
- 马征宇,2014-2019(北航本科,直博)。论文:基于拓扑优化的流动中声学隐身。毕业去中电集团任无人机工程师。
- 于文君,2011-2017(北大本科实习到博士)。论文:航空发动机噪声测试技术。毕业去航发集团研究院研究工程师。
- 魏庆凯,2009-2015(北大本科实习到博士)。论文:先进阵列测试技术。校长奖学金。毕业去光启研究院博士后。后任某公司CTO。
- 刘欣(女),2012-2015(北大本科,从陈十一教授课题组转入,联合指导)。论文:航空发动机噪声建模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空军某所任参谋。
硕士毕业生
- 杨祖堤,2019-2022(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)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荣耀研究院任工程师。
- 姜汉博,2013-2017(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)。北大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香港科技大学攻读航空航天方向博士。后任东方理工助理教授。
- 钟思阳,2010-2014(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)。香港科技大学博士。后任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。
- 白龙,2009-2013(北大本科实习到硕士)。北京市优秀毕业生。毕业去Bristol超声方向博士。后任华中科大副研究员。
- 徐驰,2010-2013(华中科大本科,考研硕士)。工业界工作。
- 季建朝,2009-2011(陆航本科,强军硕士,从段志生教授课题组转入)。毕业去陆军航空兵学院任讲师。
博士后和研究助理
- 2022-2024 秦登辉(西工大博士)。出站后任西工大教授。
- 2018-2019 隋丹 (Oxford博士)。后任西工大副研究员。
- 2016-2018 Alex Lau (Southampton博士)。后任港大助教。
- 2017-2018 Kenny Kwan (Oxford博士)。后任香港航空学校讲师。
- 2012-2014 艾德 (Southampton博士)。回英工作。
- 2012-2013 廖凯 (北航硕士)。成飞611所工程师。
- 2009-2011 伊戈 (Notre Dame博士)。出站后去哈工大继续博士后。
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直接毕业
- 2020 樊耀塬。从北大物院转入本课题组做毕业设计。
- 2018 崔旭杰。国防生,毕业直接工作。
- 2018 毕景会。国防生,毕业后在易车任算法工程师。
- 2014 翟唯钧。去巴黎矿业大学读硕。毕业后在百度任无人驾驶工程师。
- 2013 沈欢。中科院力学所高超方向直博。
- 2012 陈曦。留校攻读湍流方向直博。
- 2011 李渝哲。香港科技大学电子系攻读机器人方向博士学位。现任东北大学教授。
- 2011 赵荣奂。中航气动院627所攻读流体力学方向硕士。
- 2010 张超。香港大学攻读气动声学方向博士学位。
指导过的其它研究生:
- 2017-2018 何雨。硕士毕业在港科大继续攻读机器人方向博士。
- 2016-2018 彭博。硕士毕业在广州某高中任教。
- 2017-2018卜焕先。博士毕业在港科大继续博士后。现任西工大副研究员。
- 2021 苏亚鲁。联合培养博士生。
- 2022-2024 邵明宇。转入东方理工课题组。
科研训练代代传
- 传感器训练:阅读传声器、采集系统说明书,学会采集代码和结果分析代码,SPL结果风格与audacity结果或者论文结果对照一致
- 控制器训练:玩从便宜到贵的课题组内各类实时控制器
- 阵列训练:走一遍PKUArray使用流程,实现点声源成像
- 代码训练:上述工作的数字孪生代码走一遍
- 理论自学:格林函数、贝塞尔函数、波动方程、Wiener-Hopf(请教师兄师姐乃至导师)、信号处理和控制理论(MIT Opencourse课件)
- 机器学习自学:会安装工作环境、会用卡,跑通cartpole,自学rl算法(a2c,ppo...)
- 机器学习大作业:倒立摆硬件实验
- 高性能计算:GPU计算怎么开展、用什么包,HPC怎么交作业,课题组集群怎么远程登录,路在嘴边
- 昂贵装备使用:微小水听器、测试级传声器、热线、同步采集系统、万伏电源、高端无人机平台等,先看论文再看说明书再多问
具体建议:Be SMART,be HAPPY
- 如何做好自己的研究?读何毓琦个人博客所有文章。如“年轻人如何做科研”(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280034-959278.html,链接失效的自行搜索,下同)
- 如何处理和导师的关系?
- “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的几种模式” (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227138-1159173.html)
- “如何构建和谐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”(http://news.sciencenet.cn/sbhtmlnews/2011/6/245625.html)
- 其他:请自行网络搜索,不庸俗化师生关系。
- 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
- 基本礼貌、规范用好Email(抬头、结尾、有信必复)
- 通读北京大学研究生守则,特别注意寒暑假规定(历年校历“研究生寒暑假时间由导师妥善安排”:课题组执行1个月年假制)以及旷课处罚
- 基本学术操守(正确引用、不得抄袭、学术规范符合正常逻辑)
- 研究中使用经费和材料前的思考和推演不浪费(报销合规)
- 掌握普适工具和技能
- 洗炼的中文写作能力
- 基本的英文文法(用好工具如LLM但不滥用,如Word语法检查,建议读They say I say这本书,建议扩充自己的单词量>10000)
- 写作推荐TeX,包括使用TikZ包写代码画图功能。学会TeX到Word(或HTML, TTH软件用法)的转化以便导师帮你修订
- 严肃演讲推荐Beamer,尽早学起来
- 学会用MATLAB(或者开源Scilab),TECPLOT,乃至PPT画图
- 善用操作系统自带的日历(标记事情,不要出现和导师预约谈话晚到乃止完全忘记情况)和字典(尽量多英查英)
- 可考虑用Github, Wiki来管理自己的研究进展和维护个人网站
- 阅读论文+标注的工具,如Skim,Acrobat
- 底线不触碰
- 考试别作弊
- 不抄袭(“连续6个字雷同”即为抄袭)
- 实验室不打卡(不等于工作日可连续消失可错峰旅游可滑雪,全有先例,:(,鼓励“泡”实验室。严禁影响其他想做研究同学的语音聊天、看片追剧、打游戏等。第一次警告,第二次请另谋其他导师
- 安全最重要:注意螺旋桨防护、电气规范等,不得在实验室内使用电磁炉等用具,不在实验室放火生烟(历史上全有先例,:{ )
- 上述底线以外,有任何难处主动找导师聊
- 小目标
- 半年内进入自己的方向独立开展科研,开始“教”导师你的新想法新思路新成果(何毓琦:“你花六个月工夫马上可以作贡献...你在外面一天到晚学游泳理论,不下水永远学不会。”)
- 答辩时是自己讲的题目的专家,向答辩委员会传授新知识并接受质询,而不是答辩时接受委员的“科普”
- 业内(最)高水平期刊学术论文1篇
- 参与完成实际项目研制任务